時間: 2023-07-14 13:45:21 作者:橙子來源:3DM我要評論(0)
![]() |
游戲畫質: | ![]() |
8.5完美力作 |
![]() |
玩法趣味: | ![]() |
![]() |
BGM音效: | ![]() |
![]() |
操控體驗: | ![]() |
我坐在椅子上。
用“坐”來形容似乎有些并不太貼切。我的屁股幾乎懸空,與坐墊親密接觸的大部分是并不柔韌的背部。我的頭抵在椅背上,歪著,半斜著眼去瞅旁邊人的電腦。
老孫仿佛感覺不到疲勞。他拉直腰桿,幾乎貼在屏幕前,油乎乎的臉上反射著一層光芒。
這是很久以前,在我的上一份工作時,大多數晚上都能見到的場景。
我和老孫前后腳進的公司。我是編輯,他也是編輯,每天的工作除了拉片就是寫稿,沒什么娛樂活動。我們住在公司租的宿舍——一間隔出四居室的三室一廳民居中,我和老孫住一間。我有一臺用了很久的惠普筆記本電腦,久到打開個網頁都會卡上一會兒。而老孫什么都沒有。下班后的宿舍生活,自然是寡淡的。
那個時候,大家都很年輕。年輕很好,好在年輕,但年輕也很壞,壞在沒什么錢。為了讓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裕一點兒,老孫就拉著我辦了對面網吧的會員,充值100送50,充200送100,充300送150,充500送300。
我們往往是先睡上幾個小時后,等到晚上十一點再去上網。那個時間點去就可以開包宿了,十五塊一整晚,第二天早上八點鐘下機。但我大多數時候堅持不到早上八點的,凌晨三四點鐘的樣子,就會開始犯困,然后癱坐在椅子上,看老孫打游戲。
老孫玩游戲基本只做兩件事:掛水雷,刷樓。他往往不止玩一個私服,而是同時玩兩三個私服。有的私服還會有好幾個賬號,方便自己刷樓組隊用。但私服總是不穩定的,每隔幾個星期,總是能看到老孫在新的私服里面做轉生任務,原因大抵就是服務器沒了,或是人太少了。
老孫總是樂此不疲。
就和那些執著于“砍服”的《傳奇》玩家一樣,《石器時代》的玩家們似乎也沉溺在某個舊夢中——所以,我想和你聊聊《石器時代》。
《大眾軟件》曾統計過大陸網絡游戲的市場占有情況,你可以看到《石器時代》當年是如何風靡神州的
如果你是個新生代的玩家,聽說過《石器時代》的鼎鼎大名,想要體驗一下經典游戲具體經典在哪里的話,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我的意思是,假使你真的走到了下載游戲這步,大抵也是沒辦法達成目標的——要知道,《石器時代》已經是一款二十幾年前的游戲了,經歷了一系列的版權糾紛后,現在市面上你能夠玩到的“石器時代”,不是各種各樣的私服,就是一系列的衍生作品:《寵物物語》《石器時代2》《石器時代:起源》《石器時代M》《石器時代:世界》《新石器時代》……
你讓老孫來看,他也分不清誰是誰。
而在《石器時代》相關社群的討論中,永恒的訴求只有一個:到底有沒有真正的“石器時代”還可以玩?
這個網絡游戲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回合制游戲,成了一個幽靈,充滿了回憶的幽靈,在舊夢里游蕩。
吊詭的事情也就此出現:明明有著這么多的可選項,那到底是什么問題導致了《石器時代》的玩家們,總是沒有游戲可玩?
先說說私服吧?!妒鲿r代》的私服和大多數網游的私服沒什么區別,為了滿足盈利需求,私服的首要目標是要在吸引玩家的同時,然后服務于老板(會給私服課金的玩家,老孫并不在其中)。因此,這些私服往往會選擇最受玩家歡迎的版本作為基礎,類似于2.5、6.0、8.5之類的經典版本都是???,但又因為要讓老板玩得開心且有地方花錢,所以這些私服大多會選擇壓縮游戲內容,并且魔改一些充值寵出來——非課金玩家的整體游戲流程,大多就是不停地刷各素材,游戲體驗就是成為課金玩家的游戲體驗;而課金玩家要做的就是迅速拉滿各類充值獎勵,然后獲得各種魔改寵來迅速碾壓服務器……
大多數老《石器時代》玩家對私服的態度就是“蝗”——能玩的時候就玩,玩到玩不下去的時候就會選擇換私服,老孫就是典型。
這當然不是什么長久之計。
那么,《石器時代2》《石器時代:起源》《石器時代M》《石器時代:世界》《新石器時代》等等作品,可以算作是《石器時代》的平替嗎?
對回合制MMORPG的玩家來說,算;但對《石器時代》的玩家來說,不算。不論是《石器時代:起源》,還是以《石器時代M》為首的這一系列游戲,它們從本質上來說都只是有著“石器時代”IP的衍生游戲。簡單來說,就是一批以“石器時代”為背景的MMORPG,繼承了相關背景設定與基礎玩法,但實際與《石器時代》的血緣關系甚至還不如《夢幻西游》——我至今都還記得老孫折騰了好幾天的Google框架,好不容易玩上《石器時代M》國際服,卻在幾個小時后卸載游戲的情形了。
對老《石器時代》玩家來說,這似乎是個無解的怪圈——能夠原汁原味保留內容的私服,在各種意義上并不穩定;而新出正統衍生作品,往往都不滿足于復刻經典,會選擇自己鉆研道路。
我原本以為這個怪圈會越來越大,最終成為一個再也無人愿意插手的爛攤子——直到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的出現。
說實話,我已經很久沒有和老孫聯系過了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需要依靠某種東西作為紐帶的,可以是工作,可以是私交,也可以是興趣愛好,但總得有些什么?!妒鲿r代:覺醒》顯然成了一個契機——我是因為工作,而他是因為愛好。
出于工作原因,我玩了挺久的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,中間有不少需要咨詢老孫的地方。有趣的是,老孫還沒有玩到游戲,卻可以近乎無縫地解答我的所有問題。
老孫對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的評價為“自帶外掛的2.5版本”。
先來聊聊“2.5版本”?!妒鲿r代》的2.5版本是“精靈王傳說”——也正是在這個版本中,PVP節奏的修改、主線劇情的確立,以及騎寵等多種功能的加入,讓《石器時代》才變成了我們真正認知中的那個《石器時代》?!妒鲿r代:覺醒》選擇2.5版本作為基底,自然是件好事兒。
而“外掛”,指的自然是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一系列符合當下手游的便攜操作邏輯——類似于自動尋路、自動戰斗、自動補給等設定,在最初的《石器時代》中并不存在,玩家們如果需要這類功能,大多得使用名為“輔助”的“外掛”。
電子游戲作為極度依托于技術發展的藝術形式,在易用性上一定會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,我個人對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這些改進其實是贊同的,沒人能夠回去繼續游玩真的原汁原味的《石器時代》,在一些無傷大雅的細節上更加現代化,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。
當然,拋開“石灰”級別老玩家的看法,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也足以讓任何一個有所了解的新玩家,從看見它的第一眼開始,就知曉它與《石器時代》之間的同源關系。
除了畫面變得更加細膩并引入了真3D模型以外,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幾乎可以算是《石器時代》的高清復刻了——從無處不在卻又耳熟能詳的BGM,到完全一致的地圖與系統,再到神形兼備的現代化美術還原,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展現了《石器時代》在現代游戲框架下應有的模樣。
小豆丁的現代化人設也同樣出彩
其中著重要提及的,還是對寵物的高度還原。
對《石器時代》來說,捉寵永遠是游戲最為核心的主題——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在保留了《石器時代》2.5版本海量寵物的同時,將這些寵物全部3D化了。并且,這些3D化并沒有出現常見的“毀原作”情況,而是將還原做到了極致。
就人龍這個還原度,不說了
同時,在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的戰斗環節,熟悉的各種音效、動效,以及“轉轉轉”動作,也都得到了完美的還原。
在游戲的“皮相”保證了還原度以及現代化審美的同時,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也并沒有弄丟《石器時代》的玩法精髓。
《石器時代》的核心玩法是什么?是抓寵?是PVP?是回合制策略?是人物轉生培養?
其實從本質上來說,我認為《石器時代》的核心玩法是一套“基于局內表現與局外養成聯動的多單位回合制戰斗系統”——無論是抓寵、PVP、回合制策略、人物轉生培養,都是服務于或被服務于這個系統的。而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選擇保留了這個系統,這也讓整個游戲玩起來極具“石器味”。
一般的回合制戰斗系統,往往強調出戰單位本身的培養體系,就算能夠攜帶召喚物,也會給召喚物加上諸多限制。而以攜帶寵物為核心的回合制戰斗系統,大多數也會忽視角色本身的能力,讓整個戰斗變成以調度寵物為重心的邏輯。
但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選擇的是角色與寵的協同作戰,并且局內、局外的各種要素,都會影響到戰局的細節——角色有著“攻人”“血人”“敏人”的定位,不同的定位會影響角色在戰局中的發揮;角色的屬性、咒術與裝備可以改變戰局形式,增添各種增益與減益效果,打出各種狀態;寵物則有可否騎乘、忠誠度、技能、成長率等多維度的標準考量;地、火、風、水四種屬性的克制關系,最高可以拉出70%的傷害差;策略上也可以觸發“合擊”等操作,來獲得更大的收益。
以一場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的BOSS戰為例,整場戰斗大概會劃分為三個階段——
1.屬性判斷階段:判斷對方屬性,通過調度己方寵物來獲取屬性優勢;
2.處理局勢階段:釋放咒術、技能,使用料理,在清理小怪的同時,盡可能削減BOSS血線,然后保證自身狀態的健康;
3.終結對局階段:確認BOSS狀態,進入斬殺線后完成斬殺。
在這個過程中,上述的所有要素,都會對戰局產生各方面的影響。讓他通過這套戰斗系統,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成功耦合了抓寵、PVP、回合制策略、人物轉生培養等玩法,讓你在游戲中的每一個寵物、每一次升級、每一次提升自己,都變得更加有意義,各種數值與操作的變化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。
在保證了核心玩法足夠《石器時代》的情況下,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也沒有忘記一些細節——比如,“自動戰斗+掛機玩法”下的聊天茶話會。
這可太《石器時代》了,不是嗎?
而在這篇稿件動筆前,我問老孫會不會玩《石器時代:覺醒》。他說應該會。
我想他一定會。
對了,再說回那個時候。
拉片、寫稿,然后包宿的日子,持續了好些年,直到我決定離職。
離職的最后那天晚上,我試圖刷光我的會員卡。但就算我沒有開包夜,里面還是有幾十塊錢沒有用掉。
我已經不再年輕了,老孫也是。我換了新的聯想筆記本電腦,他也配了一臺臺式機。他和我一樣,半夜就在黏糊糊的座椅上沉沉睡去。
早上八點,我們被打掃衛生的阿姨叫醒。以往每個包宿結束的清晨,我都會和老孫一起吃個早飯再回宿舍。那天我們什么也沒吃。
臨別時,我送了老孫一本王朔的《看上去很美》。
那本書我沒看完。
我走的時候,老孫正在《石器時代》的某個私服里刷樓。他頭也沒回,和我道了個別。
時至今日,我依稀記得王朔給《看上去很美》寫了一篇自序,叫“現在就開始回憶”。
以上文章轉載自3DM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